农业企业的形式有哪些?
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开始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结构也随之调整,涌现出多种形式的农业企业。 这些农业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种植养殖类,主要包括粮棉油作物生产加工、蔬菜果蔗等农产品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等企业;二是农产品加工流通类,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和销售以及其他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及贸易等企业;三是农业服务业类,主要包括农业科研教育、土地整理与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科技服务、农业农村投资咨询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等。 三类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企业往往具有多个类别业务的经营范围。
在城乡结合部和城镇,由于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一些农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经营以获取土地收益,从事规模种养殖或农产品加工业。 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地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一些农业企业在此兴办各类生态农业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还有不少农业企业进入西部地区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事特色农林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业,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还有一类属于新产业新业态,就是互联网+农业模式的企业,他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线上商城与线下实体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从事农资农具的批发零售,鲜活农产品的直采直销,农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服务,以及农产品的销售和宣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