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字到底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属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五行相克的道理就基于此。 《尔雅·释天》:“太岁在甲谓之乾(干),在乙谓之巽(风),在丙谓之离,在丁谓之坤,在戊谓之兑,在己谓之艮,在庚谓之坎,在辛谓之坤,在壬谓之震,在癸谓之巽。” 这里的天干和地支分别对应着现在的八字中的年干和年支、月干和月支、日干和日支。
《尔雅·释天》接着说:“春,东方也。夏,南方也。秋,西方也。冬,北方也。”这里明确告诉我们,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但没有一个时辰属土的。因为子时属于夜半,又分上半夜和下半夜。
子时的前半部分属于孟春,也就是现在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夜半之时为春节。这前后八天是属木的。而整个正月就是属木的。 丑时(凌晨一点到三点)之前属于仲春。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以前属于季春。卯时(早上五点至七点)之前属于孟夏。辰时(早上七点至九点)之前属于仲夏。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之前属于季夏。午时(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前属于孟秋。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之前属于仲秋。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之前属于季秋。酉时(下午五点至七点)之前属于孟冬。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之前属于仲冬。亥时(晚上九点至十点)之前属于季冬。
从子时到亥时每一时辰分为八个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相隔半个月时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排列,每一个时辰都有特定的天干和地支,每个干支都是相对应的。 比如,正月初一在甲子这一天,从子月到丑月共有五个节气,那么正月初一正好是在立春这一天,所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四季之首。立春分阴阳,阳历阴历并存。雨水在前,立春在后。雨水是春雨贵如油,滋润万物生长。惊蛰有春雷响,万物长。到了惊蛰以后阳气上升快,天气逐渐变暖,草木发芽,万物开始复苏。
春分是春季的第4个节气,也是昼夜平分的一天,过了春分白昼一天比一天变长,气温回升加快。清明断雪,谷雨播种。进入四月,天气回暖,大江南北都已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样子了。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满节气时,江南一带已是一片绿海。立 夏之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这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每年都要过二十四节气,每年也都有一张对应的图表,上面的信息是非常详细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生日的时间对照着看你的出生月份属什么,日子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