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繁体几画五行属性?
姓名学笔画是按繁体字计算的,那么姓冯的繁体是多少划呢? 答案是12划!!!!!(大哭ing)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冯”字的繁体字“馮”中间多了一横,所以笔画就多了。 但实际上这个多出来的“一”是个草字头,因为作为姓氏时“草头”是不算在笔画里的,就像“朱”字作为一个姓氏的时候笔画就是8划一样。 那有人就会问了,怎么区分这个“一”到底是“草头”还是“一笔”呢? 很简单,看读音,当“一”读第二声时,表示这只是一个“一”;而当“一”读第四声时,表示这是一个“草头”——虽然读音都一样,都是 yī 。
举例说明: 一笔一划的字例如“文”字,当“一”读第二声时“文”字笔画就是四划;而“一”读第四声时“文”字笔画就变成了一笔一划了。 同理可证明: 冯字12划是因为“冯”当作姓氏时中间一“一”是“草头”; 当“冯”当作名字时中间一“一”是一笔。 这可是有据可循的哟~ 《康熙字典》里就写了 “『馮』字,《正字彙》音馮。《正譌》俗作冯,非。《玉篇》筆也。从貝,豐聲。” 所以,其实我们的祖先们早就有区分这两者的字了,那就是“冯”作姓时的繁体字“馮”和用于名字时的简体字“冯”。
《百家姓》中“冯”字的注释为“冯氏,郡望上党,出自姬姓。春秋晋国大夫狐突之后有冯氏。汉文帝刘恒生母薄太后之家邑在上党,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而“邑”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類篇》於旣切,音意。《集韻》延亦切,音藝。”“邑”字的篆书写法如下: “邑”字有两音两义,分别为yì 和é;而且字体也不一样了,当“邑”字作为地名时字体为小篆,当“邑”字作为姓氏时字体为繁体字。 我翻了好多资料终于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