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用地板还是地板?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概念: 「客厅」是一个中国人特有的功能分区概念。在古代,一般住宅都没有专门的客厅,所谓「客」是指来家中作客的远亲贵友,「厅」则指家庭内部日常起居的空间。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中的记载更能直观的展现这一点: 现代建筑兴起后,人们对居室的要求开始重视起其私密性和独立感,于是「厅」的概念被带入室内。但由于我国古代“前堂而后寝”的建筑布局延续至今影响深远,因此在室内功能上便出现了“前室(客厅)-中庭-后室(卧室)”的分割方式。
回到问题:如果将传统中国式建筑和西方建筑对比,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在「厅」的使用上是和西方有完全不一样的。 在我们传统的民居中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厅」——无论是作为待客之地、还是家人日常生活之所。我们通常会在堂屋中间放置神龛或供奉祖宗牌位,而两侧则作为房间使用。即使有单独的会客空间,也会在旁边设置卧室、厨房等生活场所——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能造房居住,而这个房必然是四面围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
但西方建筑恰恰相反,他们的客厅是没有围合的,甚至没有明确的界限——无论是作为待客之地的正式会客厅,还是家人日常生活的起居室。在建筑界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In the hous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edroom or living room。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在家里,不存在什么卧室和客厅。
因此题主所提的问题其实可以转换一下思维方式: 如果要在一套房子里同时解决「接待客人」「儿童活动」「家务劳动」这三个功能,并且让它们互不干扰,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或许题主可以试下把地面抬高,并在上面铺上地板——因为大多数人的活动都会集中在地板这一层,而不会想着爬到阁楼上去(除非你家有个很爱玩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