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凡五行属木?
《易经》中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这个“金”并不是指黄金,在古代“金”指的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兵器、农具等;“木”也不是指树木,而是指木材制成的器具(因为“未”就是树的意思)。所以古人用“大衍之数”来推算天干地支时,把甲、乙属木,子午卯酉属火,寅申已亥属木,辰戌丑未属土,壬癸属水,甲乙属木。 后来人们在日常用语中把“金”“木”“水”“火”“土”作为代表五行的符号。
1978年,中国出版了一种由叶恭绰题字,高梦旦编著的图书——《周易名词》,书中对五行的解释为“五者阴阳之数,万物之总名也。金木水火土既阴阳中所包之五行,故称‘五行’。”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五邪之所伤,风、寒、湿、暑、燥”的解释,说明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认同这种解释。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太阳病中风,其症头项痛,腰脊强,四肢沉重,手脚烦疼……此皆阳气不布,阴盛阳微之象”,解释风寒伤人致病原因,认为“阴盛阳微”是指人体机能衰退,内外失调,阴阳不平衡的状态。 所以现代中医理论上讲的“五行”已经和古人所说的“五行”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当然,这种五行说被引进现代医学之后,就失去了古代中医学阴阳五行理论的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