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什么生肖?

秋怡远秋怡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龙 农历二月二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俗称“龙抬头”,也有叫“二月节”或“春龙节”等,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的变化——每年春季,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变短;到春分这一天(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方,昼夜平分,所以有“分者,半也”的说法。

随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的白昼逐渐超过黑夜。古人根据对天文的长期观察,发现每隔约365日,就有一次白天最长和夜晚最短的一天,并把这个现象与传说中的神龙相联系,从而创造了“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 事实上,在农历二月期间,地球确实处于公转轨道的一个凸顶位置,此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北上,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夜晚则相应缩短,在民间也被称为“惊蛰”或“春分”。不过,由于我国古代天文学水平领先于世界,早在汉代就建立了完整的观测体系,因此能非常精确地确定“春分”时刻。

在古代中国除了将“春分”节气视为“龙抬头”之外,还把“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也纳入了“龙抬头”的范围,因为这两个节气分别是“小寒”和“大暑”的开始,也是白昼最短和最长的日子,意味着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蛇虫鸟类都开始苏醒,所以民间也把这两个节气称为“龙抬头”的日子。 由于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每个节气大约间隔半个月,而每一个“辰”又包含三个节气,所以“龙抬头”的具体时间其实是相对固定的。

以2019年为例,农历二月“龙抬头”的时间是公历3月14日,而上一年及下一年则是3月13日和3月15日,都在惊蛰节后半月内。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普遍把“春分”和“谷雨”作为春天到来的标志,但从气象学意义上来说,“惊蛰”才是入春的真正开始,所以古人认为“春雷起,万物生”“惊蛰醒,天明静”。

另外,在我国一些地区还有在冬至后“龙抬头”的习惯。例如,在山西南部地区,“冬至”被视为“正月”的开始,而“龙抬头”又被称作“小正月”;河北南部有些地区也将“冬至”和“立春”分别称为“小正月”和“小二月”,其中的“初”字都是指“开始”的意思。 这种现象其实与“夏至”或“秋分”后“立春节气”或“冬至节气”被称为“尾月”是一样的,都反映出了当地存在“尾月儿”或“大小月”的现象。

2、蛇/猴 上面介绍了“龙抬头”的具体日期,那么“蛇”或者“猴”又指的是什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还得从“二十四节气”说起。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属于阴阳合一的一种历法,其中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天察地、经验总结而成,并被列入了国际通用节气表。 当然,这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也不是随意安排,实际上它们对应着阳历中分别出现在冬夏两季的七个节令,也就是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这七个节气。这七种节气各有特征,如“大雪”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意思是下雪量增大,气温骤降;而“小暑”则是夏季的第7个节气,这意味着天气渐渐炎热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有一个特殊的节气“立冬”,意思是冬天从此开始。然而,这个“立冬”并不是季节变化明显的节点,而是标志着气候开始进入冬季,也就是说此时阳气已弱。 基于上述原因,古人便把冬至后第一个立春前一天划分为“立春节候”,并将之分为六个小段,每段五个节气,一共是三十天,称之为“子、丑、寅、卯、辰、巳”等六个“地支”。在这六段的末尾,分别是“大寒”和“立春”,其中,“大寒”之后就是“雨水”,而这个“雨水”就是“立春”节气的开始,也意味着冬季的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亥”“子”相邻,所以古人就用“亥末子初”指代“冬至”和“小寒”两个节气。 既然“立春”是“冬春交接”的日子,那么就存在着“交”什么的问题。从气候上看,自然是“阴尽阳生”,意味着阳气开始生发。所以,古人就把这个看似静止的“交”字用动词来表示——“始”。“立春”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阳气始生”。

至于“惊蛰”这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其“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其实就是春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意思。 “龙抬头”中的“龙”代表的是春天里的“少阳”,而“少阳”就是刚出生的“阳光”,如同小孩一样具有无穷的活力。正如古人所云:“春阳逼冻,万木复苏。”“龙抬头”正是阳气升发的典型日子,于是人们就在这个时间祭龙庆祝,希望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南洁蔚南洁蔚优质答主

属龙的人认为自己的元辰在二月初二,所以把二月初二视为“老龙节”。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阶级中,特别是统治阶级,多信神信教,尤重图腾,封建帝王更自诩为“真龙天子”,为神的化身。因此他们在精神上对龙有一种依赖,在行为上对龙有一种逢迎,二月二就是他们逢迎“龙神”大驾的日子。

二月二是“龙抬头”,每当这天,中国人有很多讲究和习俗,比如“剃龙头”、“引龙眼”、“炒豆儿”、“熏虫儿”、“踏青”等等,但这些“忌”和“避”,并非是避凶迎吉,而是讨吉利,图喜庆、享受欢悦。

二月二又叫“春龙节”,俗称“二月二,龙抬头”,表示春季来临,“龙”开始升腾,从这一天开始,雨水渐多,所以这一天也意味着农事活动即将开始。这一天,古时有很多习俗,如妇女们在这日不能空手出门,也不能扎头发;不能晒被子;龙抬头的“抬头”含有出头、开始的吉祥涵义,所以理发店这天生意格外火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