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杞良是属什么生肖的?
范杞良原姓范,名杞良,字子秀,出生于江苏徐州府丰县,汉族,生于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五十一年)。因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无钱买猪祭祀祖宗,为了减轻祖父的悲痛,他偷了邻居家的一头猪去祭祀祖先。他的祖父看到后怒不可遏,本想狠狠揍他一顿,但转念一想,这样可能会把他打死,于是就没有打他。但是祖父还是生气极了,一怒之下就把他关进了牛屋,并且对他下了逐客令:“你给我滚出去!”
可是他还没有说完就听到范杞良的哭声,原来范杞良哭了起来。他的祖父更加火了,骂道:“我让你滚,并不是我不留你,你自己愿意留在牛屋里,那我也没办法。” 就这样,范杞良在牛屋里度过了一个夜晚。
第二天,他的祖母来看孙子,发现他还在,十分高兴。她知道孙儿聪明伶俐,一定会想到办法。果然,过不多久,他就自己走了出来。他对大家说:“我的命是爷爷给的,现在应该归还给爷爷。”接着就说要去做工;如果晚上回来晚了就自己到牛屋睡觉。
后来,他学会了做豆腐,每天清早就起来,走五六里路到集上去卖豆腐。他很早就起床,把做好的豆腐挑到集市上卖掉,然后把钱交给家里。他每天很早就起来开始新的生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后来他又学会了推豆腐、做豆汁,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从来没有说过累,也没有抱怨过自己的生活。他不但勤奋,而且很聪明,做的饭菜很好吃,家里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立夏”表示夏季的开始。而夏,本是“万物就此而茂盛”的意思。“夏”在古代还是“大”的意思,比如夏姬,就是极美的少妇;而夏金桂则可以理解为“极恶的女子”。
在众多的生肖中,兔是属于“夏”这一范畴的,因而无论是从形态之美,还是从性情之美上,兔都是众多生肖中最为出众的。如果说中国是以四季变化为特征的季风型气候的话,那么作为火,土,金,木,水五行中“金”行的兔,就处在“土”“火”与“木”之间,亦既是“夏”之旺盛,繁茂的季节,又是由“夏”向“秋”衰落的转化时期。它处在“水”即“冬”的前夜。
兔,属地支亥,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四位。与十二个月中的“六月”相应,与十二个时辰中的“寅时”,即凌晨三点到五点相配。它与十二都卦中的“离”卦所表示的“大腹便便,母猪下小猪崽子”的情况相符合,同时,它的生殖力也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关于它与“十二时辰”的“寅”时相配的问题,在《酉阳杂俎》中有这样的记述;“十二时中,夜半一时为子,鸡鸣一时为丑,平旦一时为寅,日出一时为卯,阳气转盛,卯兔产于寅时……”这里以十二生肖代表十二个时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鸡鸣之时为丑辰,天亮之时为寅时,太阳出来为卯时,那么兔子在天亮之时出生似乎是说得通的。但是再往深一步思考,兔在夜间才出来活动,才有可能生产,而这里的“寅”时,指得是太阳即将出来时,这就和实际的情形相违背了。其实在这里涉及到的是历法,计时的问题。古人用“干支纪时法”纪年,纪月,纪日,纪辰,其中十二地支用作纪时的使用方法,是按照昼夜各十二个时辰而取来的。
在十二时辰中,前一个时辰的结束与下一个时辰的开始,是用相应的动物行为来命名的。比如,“子时”,即深夜11点整到次日凌晨1点,此时夜间正当中,按古时习惯,人们会普遍进入熟睡中,老鼠也最为活跃。“亥时”,深夜9点到11点,这一时候比较安静,猪已进入梦乡,也静止不动了。“寅时”从凌晨3点到5点,这正是太阳即将出来之前,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正是夜伏的兔子们最繁忙的产崽之时。这里的“寅”是指的“太阳即将出来之时”。
人们普遍把“卯时”即凌晨5点到7点之间,理解为兔子出来吃东西的时间,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解的话,那么“午时”也就是正午11点到13点之间,马在吃草,这个理解也不正确。由于这种时间概念与现实不相吻合,所以古人给十二时辰取名时,是用一个时辰快结束时,下一个时辰刚开始的行为特点来取名的,所以,兔子是在“寅时”产崽,午时“未”马在奔跑,而子时却是鼠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