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哪些大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这五个生肖属于大属相;还有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六小属相。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古代人们观察自然,发现天上有北斗七星,地上有五方、四时有节气变化,于是将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方位和季节联系起来。这种观测产生了“斗姆”崇拜[1]——即北方玄武神,是道教尊神的四大神之一(其余三神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后来也变成了北方之神。
《北齐书·卷十五·志》载:“道佛之徒,皆称元始天尊……北方黑帝,亦号元始。”又载:“先王受命,上承真道,谓玄元皇帝以加尊号。自后帝王继体,咸所奉祀。”可见元始天尊这一称号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流行开来。
那么为什么子鼠、丑牛等作为十二地支的序列会变为“大”呢?因为“斗姆”不仅主宰着人间的吉凶祸福,还是群星之母。《云笈七笺·部州分野》曰:“何谓星官?乃是北方斗中五宫,二十五曜而已。何以论之?正北上为斗宫,有五星焉。”“斗母”又称“北斗”或“北斗星君”。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农历十二月晦日,食赤豆粥,令人容颜不老。”可见人们在十二个月中都在遵循着特定的饮食、祭祀、服饰等习俗。这些习俗当然也和“斗姆”有关。
随着道教的发展,“斗姆”的地位也逐渐升高。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封“斗姆元君”,上清派第十二代祖师司马承祯也被加封为“斗姆元君”。
北宋真宗时,道教被尊为国教,“斗姆”受到更加崇敬。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宋仁宗下诏增广道藏。至徽宗宣和年间,共搜集到道经1956函,2848卷。其中就有《斗姆延生妙经》一卷。该经曰:“斗姆修此妙经,救度众生,功行圆满,白日升天,位列仙班。”所以,子鼠、丑牛等从十二地支的顺序被排到了前面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