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五行属什么姓名?
1.《广韵》知义切,并去声。“志字,从士,从心。”注:“志者,识也。”
2. 《小尔雅》:“志,意也。”“志,思也。”
3. 《说文》:“志,意也。”又“志,識也。”
4. 段玉裁注:“识亦意也。”
5.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五声听讼断之,其罪小,则曰志不敬;罪大,则曰志骄。”
6. 三国·魏·王朗《与孙权书》:“且闻在乡有奸猾贼,劫掠百姓。此辈横行,乃志未立而法不严使然者也。”
7. 唐·韩愈《讳辩》:“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德则称善。至其恶,则甚于夷狄,曰‘蛮貊’,曰‘禽兽’,以为言不信则怨,礼不详则悖。”
8. 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一·人名记》:“盖士卒自相殴斗,有伤主帅者,故军中法当斩首,而文臣以好生祸,止之。”
9. 清·钱泳《履园丛话》:“余尝谓儒者读论语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乐何如。因记宋时张天觉《送僧》诗云:‘春风多是在杨柳,暮雨常为落桃花。’二语最工,真足令冰壶洗尘凡矣。”
10.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我土改尽美极佳,伊何以异端邪说来迷教众,是宜疾除恶孽,毋令贻害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