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古代道家对于世界本原和运行规律的一种描述方式。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得出的结论,它深刻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中医、气功等等。 五行的属性分阴阳,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在传统的命理学中就有“八字五行的平衡”一说,意思是说人出生的时辰决定了你八字五行组合,如果某行偏废或者太过都会影响一生运势。 颜色也有五行之分。金对应白色,木对应青色,水对应黑色,火对应红色,土对应黄色。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五行色,也是我国民间最为常见的五色。 但是还有另外的五行说法,就是东、西、南、北、中,每一方属一行。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红,北方为黑,中间属黄。这种理论下的五行色彩与上述五种色彩有着对应关系,但更强调的是位置上的前后左右之分。
此外还一种划分方法,就是以二十四节气分为五行。立春雨水为一月,惊蛰春分为二月,清明谷雨为三月……以此类推。每一节各管五天,这五天就归属某一颜色的范围,如惊蛰到春分这段时间属于红色的范围。 我不清楚土黄色的归属,查了很多资料也没能找到明确答案。不过既然楼主提到了周易,我就以周易中的五行给你个参考吧! 周易中把五行分作上、中、下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君、臣、民三种社会阶层。天在上为君,对应的是金;左为臣,对应的是木;右为民生,对应的是水。天地之间为土,也就是说周易中的土生金,金生水,水木火土这样相生下去了。
但是古人认为这样的顺行是不合理的,因为天下万物都是向上生长的,所以它们之间的顺序应该倒过来,应该是土居中央,左右逢源,依次是木、火、水、金。因此五行中土就成了一个中间者,上下皆可,前后也有位置。这样一来,土就同时具有了中央与四方的含义。 而我们常说的“五季”之中的“季”字在古代就是指土的这种说法。 因为四季之中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都为季,而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为晦(音同“汇”)日,晦日为土。也就是说农历四月、十一月、八月以及正月十五以前日子都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