饴字五行属什么?

臧秋攀臧秋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饴”,《说文解字》:“饴,糜令甜也。从米、台声。《诗》曰:‘有餦餭食哉’。一曰饧。”注:“今之麦芽糖。《小雅》曰:‘饴其黍稷’、‘有糇粮’者是。”段玉裁校正为“有餦餭食兮”。 按,许慎将饴与饧混为一谈,有误。饴即今天所说的麦芽糖,而饧则是今天所谓的白砂糖或冰糖之类。 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禹时代(一说西周末年),那时人们将天然砂子用石灰浸泡制成砂糖,用以祭祀鬼神和帝王。到了西周晚期,人们在制作饧的过程中加入米曲,使得饧的味道更好了;又因加入米曲后制作的饧呈半透明状,所以又有了“蜜”、“饧蜜”之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制作饴糖。《说文解字·米部》将饧、饴均释以“米”旁,其实是因为它们的原料中都含有米。

关于饴的历史,最详细的记载莫过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诸饴饧法有二種:一用米者,二用麦者。用麥者實勝於用米者。……正月上旬作之。」在北魏时期,饴的生产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出现了饴酒等品类的饴制品。 饴作为糖果,出现在唐以后,比如唐代孟浩然诗中就有『香饵欲引人』的字句。宋代之后饴才逐渐不再用于制作糖果,而仅作为一种甜味剂使用,因此饴的读音也从“yí”变成了“tái”。由于饴是一种比较稀薄的蔗糖溶液,故而有“饧不稠而淡薄谓之饴”的说法。

优质答主

“饴”字的繁体部首应该是“糖”字,从“木”“禾”等偏旁是造作出来的异体字。 《说文·艸部》:“齟、飴、餒、餌、餅、餈。皆米作。”段注:“此六者皆言米為餅,然餌、餅之字不同而音義同也;皆言米為齟,然齏、飴之字不同而音义同也;皆言米為餌,然餌、飴之字不同而音義同也;凡以米為食之物,名雖殊,其实一也。……古音‘餌’在魚部,‘飴’在示部者也。后世以‘饵’爲美食稱,故隸作‘詒’。以貽字代餌字行用,故‘詒’字有‘怡’之別。”可见这六个汉字都是同一个字,只是字形稍有区别而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