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工作难吗?

汤浩兰汤浩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是很高,社会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大学生就业待遇与自己的期望有所差距,一些大学生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容易,那大学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分析

根据最新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与上届相比,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整体就业率下调了3个百分点。尽管近年中国大学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受宏观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薪酬与就业满意度呈现全面下滑态势。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持续数年,今春似乎更为严峻。

此前数次大学生就业低迷期均属于周期现象,而本次毕业生招聘季所面临的困境却属异乎寻常。全球性经济下滑让跨国企业大幅削减亚洲裁员;国内经济换挡和结构调整同样造成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在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且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以技校生和专科生为主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及农村进城劳动力也对就业市场形成竞争。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供需失衡现状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或将更为严峻。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求职心理障碍。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过高,“目光”总盯着大机关、大企事业单位,而对零星的招聘信息不屑一顾。当自身条件与应聘单位相差较大时,缺乏耐心和自信心,总觉得社会不公,怨天尤人,感叹“世间行难”,最终与录用失之交臂。有的青年由于没有找到工作,性格变得孤僻、古怪,自视为人才,不与对方交谈;有的固执地坚持“非某单位不予去就”,对用人单位先入为主,妄自尊大,自负苛刻,使招聘人员对之不敢贸然接待和介绍;有的过分看重个人物质利益,嫌薪资少、福利差,不肯将就;有的则强调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条件,挑剔得让人心烦,结果是理想的落空,人生的转折从“艰难”开始。

缺乏相关的求职技能

许多应届毕业生对于求职缺少心理准备和认知,欠缺求职必备的技能。很多大学生对自我的客观认识不够,自我评价过高。有非常明确的求职意愿,却找不准自己的定位,缺乏完整的职业规划和针对性的求职行动,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求职优势;有些缺少专业的求职材料,不懂面试技巧,不能合理的对自己的特长进行总结和包装,不能说服招聘人员接收自己;还有些大学生不会整理自己的求职经历,书写简历时夸大甚至捏造自己的经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需要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求职技能,这些求职技能包括:简历的撰写技能,求职信的撰写技能,面试技巧,团体竞技面试技巧,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技巧,职业考核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模拟商务谈判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等。但是在学校却缺乏专项教育。

就业准入制没有完全落实

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很多企业的招工难成为新的就业难题。很多企业招不到技术工,更招不到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产业工人。很多企业急需的人才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但是这类人才为专业技能型人才,不是高校培养的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人才。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大批人力资源就在那里闲置,却急需另一部分人力资源。中国的国情就决定中国不可能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而国外早就实行了。国内企业用人,只能望“才”兴叹,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是自己缺乏专业的就业技能。

大学生如何正确的找工作

1、不要好高骛远。大学生刚踏入社会,难免会有一颗骄傲的心。有的学生会眼高手低,对自己所要求的待遇水平过高,所选的职位与自己的求职目标差距过大。好的公司不一定有自己的位置,不如实际的选一个,从基层做起。

2、注意积累工作经验。无论是签约就业还是短期工作,都要注意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自身能力提高了,还怕没有出息吗?还要怕公司瞧不起自己吗?

3、学会使用技能。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技能学好了,还怕没饭吃吗?

4、了解公司的文化。只有深入对方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该企业的需求,这样才更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

5、找专业的人指导。作为刚入社会的大学生,阅历太少,经验不足,需要有人细心指导,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而不是听别人说什么好就选什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