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行业好吗?
自俄乌战争以来,国内外不少人开始抵制俄罗斯的一些产品,其中也包括俄罗斯核电站发出的电。他们觉得,俄罗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带来的辐射危害全世界人民都担待不起,为防万一,宁可多地停工停产,也要防患于未然。一时间,“防核”成了世界性的话题,也让更多人重新审视核电站和核产业。那么,核电行业好吗?有哪些核心竞争优势?
一、背景优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营运核电站的数量达51座,核电机组共计198台;与此同时,国内还有16台机组正在开工(14台AP1000、2台E767)及29台核电机组已开工但尚未初步设计审批(16台AP1000、13台E767)。目前我国有近20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后续还将有更多的核电机组投入运行。尤其是“华龙一号”首款船机——中核集团连云港温方核电有限公司“华龙一号”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连续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商用核电站,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首台商用核电机组,实现我国三代商用核电站首次海外商用。
二、模式优势
此前,中核集团和三峡集团联合组建了中核三峡能源有限公司,积极推动核能开发利用走向纵深、走向蓝海。三井物产和中核集团通过股权合作,建设福建宁德核电站4台机组,并于2019年6月9日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拟就包括核电站建设在内的多个领域的战略合作展开深入探讨。韩国KEPCO公司和中核集团中国铝业合作,于2009年12月,在中国山东共建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大型火电项目——中韩莱芜电厂。
三、竞争优势
1、规模优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截至2022年12月,我国核电站运营数量已达53座,并在建29台机组,正加快迈向全球核电力领先国家行列。“华龙一号”实现了我国三代商用核电站的首次海外应用,为加快核能行业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了中国核电行业的应有贡献。
2、技术优势。我国是真正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三代商用核电站的国家,“华龙一号”技术具备完全的独立自主活性,所有关键技术都做到了自主掌控。“华龙一号”打破了国际核电巨头的技术垄断。自主三代商用核电技术的成功化,完善和健全了我国包括核能电力在内的新能源战略产业布局,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3、人才优势。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构建了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体系,具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中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核电项目,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中国核电的国际地位;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引进技术成果转化为自主创新成果,形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4、机制优势。面对能源架构和模式的重大变革,中核集团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有资本投资作用,稳步推进核电“十四五”发展和加快核能产业链布局,为构建清洁低碳充势、推进核能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看来,我国核电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是,这些困难与我们的目标和理想相比并不成比例。相反,它恰恰是推动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我们必将对困难从容面对,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不断加快核电建设步伐,推动我国核电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