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赫俊达赫俊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给大家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 小新(化名)今年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上课时,他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作业拖延至晚上9点后才能完成,而且质量很差,反复错题;老师反馈说他做事情不认真、小动作多(抠指甲)、爱讲话。 新爸妈为此很是烦恼,因为小新不仅是家里第一个孩子,而且从小还非常听话乖巧,很少让大人操心。 “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他变成这样?”新妈妈很是不解。

案例二: 小明(化名)8岁,一年级小学生。在学校经常故意弄脏衣服和书本并因此威胁同学,打搅课堂秩序;在幼儿园里也是“问题儿童”,打架、骂人、到处涂鸦…… 老师和家长都说他的脑子挺灵活的,就是不好好吃药、随便耍赖皮、什么都想抢别人的! 小明的脾气越来越臭,一言不合就出手,被打的小朋友可不止一个两个哦。

这两小孩都有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搞小动作、情绪起伏大等特点。 但除了上述几点,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 都是小儿抽动障碍(Tic Disorder)患儿。 什么是儿童抽动障碍?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儿童抽动障碍的定义是: 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如在呼吸、咳嗽时出现喉头阻塞或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呛咳; 颈部、背部的肌肉痉挛,头和躯干的运动障碍; 发作时不随意识控制,间歇期意识清楚,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目前,该病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可能和环境、遗传及神经系统等因素有关。 在一般人都以为患儿的抽动症状是在做鬼脸或者故意恶作剧的时候,实际上这些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正是由于孩子身患该病而导致的。 由于小儿抽动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一旦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摇头、挤眉等可疑症状,应尽早带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该病症主要侵害的是儿童,但是并非成人不会得此病,只是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已。 临床上,也有不少成年人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等原因导致疾病复发,从而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扭腰、蹦跳、清嗓、摇头”等行为。 所以,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做好预防措施,积极防治该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