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媒介暴力?
2014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名研究生在调查学校20多名学生观看电视节目的记录后,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观看过暴力画面的孩子,日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更加冲动、更有攻击性、更容易与他人结怨和斗殴等;而观看过负面节目中带有负面情绪的儿童,会出现睡眠障碍、易怒、悲观、抑郁等症状。 此前,许多研究都显示,青少年接触媒体中的暴力内容与他们后来的犯罪及反社会行为有某种联系。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结果甚至表明,童年时期观看暴力的节目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导致他们长大以后更可能成为罪犯或暴力事件受害者。但这项研究是首次利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验证上述猜想。 研究人员首先要求283名7到16岁的儿童填写有关电视节目观看情况的问卷,然后让这些儿童参与一系列测试,以评估他们的愤怒、焦虑、敌意、恐惧以及抑郁的症状。最后,研究者将儿童观看电视与上述症状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经常观看暴力的电视节目前提下,儿童的上述症状明显更大,而且过去曾经出现这些行为问题的儿童中,有超过半数现在仍然具有反社会性格,并且喜欢观看暴力的电视节目。 而当研究人员分析儿童的种族、收入和家庭规模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时,发现只有家庭规模一个变量进入效应的模型(F(8,269)=3.9,p<.001),说明家庭规模这一变量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其它变量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统计意义。
也就是说,虽然该项研究中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家庭规模,而不是看电视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研究人员也指出,这项研究仅仅提供了证据显示暴露于媒介暴力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联系,但不能证明前者一定是后者的原因。另外,由于部分儿童报告了自己观看电视的时间,而其他信息需要由家长提供,因此不能完全排除误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