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是什么动物生肖?
“爆竹”是“竹”和“爆”两个元素的复合词,而“竹”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中的“鼠”“竹”与“爆”的关系,又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岁寒三友”和“五福临门”。
一、关于“爆竹”的起源,有一个故事 北宋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提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宋代时候人们已经在新年的时候把“爆竹”用于辞旧迎新了。
那么,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说这与古代的“傩(nuó)祭”有关。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除夕》:“是以大寒节后,即有人沿街叫卖,曰‘爆竹’,谓之发引。”这“爆竹”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据明代陆容所著《菽园杂记》卷二记载:“京师元旦日出没,止打五更鼓,至丑初(凌晨一点半)则放爆竹。……盖此俗起于唐太宗之时。初,太宗微行,见老头子燃爆竹,其色甚乐。因书于纸上,名曰‘爆仗’。至明正德间,京师始售爆仗,外方未有售者。”
这个故事提到,唐朝的正月初一早上并不燃放烟花爆竹,直到初三才出现在街头巷尾;还说到宋代时,爆竹已经流行起来,但是形状和今日的爆竹不同,是用纸卷成如笔管状的“炮筒”,里面的火药装入“炮筒”后,用香烛点燃。这种“炮筒”爆炸后,会有许多散乱的纸屑飞出来。到了明朝永乐年间,这种用“炮筒”燃放的爆竹开始出现了形状类似今天鞭炮的样子,但是里面仍然用线香点燃。 那么根据这些记载来看,至少在唐代或者更早,人们在春节期间就已经有了在室外燃放爆竹的习惯。并且当时的人们似乎认为这一习俗来源于君主,所以说是“唐太宗之时”“起自帝宫”等等。然而,这种记载是否靠谱呢?我们来看一下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爆竹声里迎新年”(《田家元日》)。唐代的爆竹应该是在室内焚香的,而且时间也应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冬至过后的大年初一或初二。
二、关于“爆竹”的形状,有两种说法 而说到“爆竹”的形状,上述故事说的只是明代的情况,那么再往前推,它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爆竹”在唐代及唐代以前是竖长的条形“炮筒”,里面点燃的香烛被挤扁之后形成了一条横着的火舌,这样在周围落下一些碎屑;另一种观点认为“爆竹”在唐五代时期是圆形的。
支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举出的例子是韦庄的《上元夜》诗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南爆竹带风雷”,以及南朝梁人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灼艾炷,插茱萸囊,谓之大驱鬼…并着百索,戴蒿笠。妇人佩香囊,带翦彩缕……”这里提到的“爆竹”和“百索”都是圆形的东西。
综合这两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印象:至少在唐代及唐代以前,人们是在室内烧香礼佛或者在户外祭祀的时候燃烧圆形或长方形的“爆竹”的。
三、中国传统节日里的“扫尘日”与“送神日”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节日叫做“扫尘日”。按照民间传统,腊月十三到腊月二十三是“扫尘日”。清顾禄《清嘉录·扫拾》中说:“腊廿三日,家家扫地熏蒸。近世且于门外施炉爇火,烟绕庭堂,以辟邪气。”也就是说在清代人们已经开始在户外焚烧“扫帚”之类的卫生工具来清洁空气了,不过此时“扫帚”应该仍然是作为“爆竹”使用的。
另外,按中国民间习俗,正月初一是“元旦”,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开始迎来财神,祈求新的一年财源滚滚。然而,在宋朝之前,这个新年的第一天并不是今天大年初一,而是初一至初三这三天之内。宋吕原《岁时杂咏》中谈到元旦的风俗:“正旦连宵宴,元丰寿节同。”说明北宋时已经将元旦和冬至并列,成为一年之中的两大节日。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一引用南宋文学家周密《武林旧事·元夕》里说:“自去腊,至元宵,凡十五六日,灯景最盛。”这里的“去腊”指的是腊月三十,说明从腊月三十一直到元宵节,都属于“元旦”的范围。
那么这么重要的一个节日,它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呢?这要从中国古代的“年节”说起。 “年节”是指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它是春节的前身。在古代,这一年之计的关键日子并不是指某个具体的日子,而是指从腊月二十三(也有说是二十四)“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段时间。宋代周必大《东京梦华录·十二月》:“十二月……末三日,结彩楼,欢饮作乐,名曰守岁。”这说明宋朝的时候,人们是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守岁到正月十五的。
那么为什么要“守岁”呢?因为在中国古代,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几场祭祀都在年末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傩(nuó)”祭——这是一种逐除疫鬼、迎来吉祥的仪式,在唐宋时期极为盛行。 关于“傩祭”的具体内容,可以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上古时期的过年仪式感——傩祭》。 总之,由于“傩祭”时间在年末,而且需要满屋点火,打扫得干干净净,因此形成了“扫尘日”的风俗,而在“傩祭”结束之后不久,人们就要开始迎接新的一年了。所以,从“扫尘日”到“傩祭”再到新年,恰恰构成了中国传统节日里重要的“送神日”,同时也是“接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