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生肖有哪些?
在传统习俗中,人们用“良辰”来指代黄道吉日——即适合祭祀、婚嫁、埋葬等事宜的日子。这种择吉方法起源于上古先民研究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规律。他们认为,日月星辰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当某种天象出现时,相应的行动就会得到加持,因此能够带来好运。于是,他们制定了“周礼”,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农历),每个月都由一个星宿主宰,这个星宿就是“月令”或“太岁”。 随着人类对天文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人们逐渐发现,其实所谓的“良辰”并无定式,因为影响天气气候的因素非常多。因此汉代以前流行的“月令”说逐渐被“干支”说所取代。
《汉书》记载:“孟春之月,惊蛰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出北门,躬耕帝籍(田),奉祀先农。”又云:“孟夏之时……文王伐崇,作元戎。”“季秋之月……舜耕历山,禹耕皋陶,稷耕历丘……仲冬之月……黄帝合符,路伯兴师,乘其瑞玉,应龙而雨。”可见,秦汉时期人们是将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令相配的。 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节气被划分得更加细化,于是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和大月小月的推移,逐日记录天气变化的情况,并以此作为选择行事佳日的依据。
唐代以后,随着公历的推广和使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逐渐没落。人们用“干支”搭配二十四节气来推算日子吉凶的方法也渐渐不被重视。到了现代,这种方法更是被斥为迷信。然而,无论人们把“良辰”赋予什么含义,它都反映了古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拜。
生肖羊
羊,性情温和,惹人喜爱,自古就有“五福之年”的美称。五福,是指五只羊。《诗经•小雅•无羊》记载:“尔羊来思,其角濆濆。尔牛来思,其角祁祁。”又《召南•羔羊》云:“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音同“驼”,五紽,引申为毛色整齐洁净之意。)”这些诗,都是说羊肥壮皮软,招人喜欢,故以羊代福。
生肖马
在十二生肖中,马既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又是人类重要的坐骑工具和军事用具。故《韩诗外传》引《易经》记载:“乾健人之健马,故以喻健,乾马也。”在先秦两汉时的占卜中,“乾”为好卦,所以马有吉利的象征。古人重视建“午”(马)。《白虎通》卷三说,“午为中,中者,纯也”。“纯”含有美善之意。《诗经•骐》赞骏马曰:“济济马,周公所叱。”“骐”字意为赤黑色,是马的佳色。“赤黑”是十二生肖的红黑,以寓洪福。
生肖牛
牛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农耕时最重要的畜力,所以牛在古代被当作是“耕人”的同辈。《说文解字》说,“牛耕人所生”。(“生”此当作供养讲。)因为有牛,则有耒,可以耕种五谷,使人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屋住。《释名》卷二说:“寅(即生肖牛)者也,言人所仰也。”又有:“牛,溜也,人所依溜以养生也。”“牛”字从句,从又。古“句”同“钩”。“又”本作手,即“钩手”。“钩手”是牛善于耕作的象征,故古人认为牛是吉兽,时运昌盛。
生肖猴
猴善于模仿,机智敏捷,在十二生肖中,只有猴是灵性通人,会模仿人的举止。《说文解字》说:“沐,去髠垢,马亦沐,猴沐则似人。”“沐”有教化之意,是祥瑞动物。这或许是古人把猴作为吉物生肖的依据。
生肖鸡
鸡有驱邪之意。《禽经》中有“鸡王于鸟”,即鸡是禽类之王的说法,又“酉(鸡)禽之长”。古人认为鸡为德禽,有文、武、勇、仁、信五德之功。有五德便有忠义之士的品德,所以也是吉鸟。(按:德禽说法,一为文、武、勇、仁、信五德;另一说法为五方:文德为头尾(黑白)分明,武德为羽毛彪悍如铠甲,勇德为敢与恶鹰相斗,仁德为有食唤众禽,信德为按时司晨。二说皆见《韩诗外传》及《玉烛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