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出不了球星?

杨宴萍杨宴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趣,而且似乎有很多人讨论过,我最近在看《足球报》的专栏,里面有一篇就谈到中国的足球的问题和人才问题,这里我引用一下(略有改动) 谈中国足球,就离不开青训建设,因为足球是从娃娃抓起的运动,没有良好的青训体系作为基础,成年国家队就只能是“望球兴叹”。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被寄予厚望的中国U17国少队竟然小组出局;而到了2015年,中国队连亚洲级别的赛事都没有成绩上的突破——这些都在无形之中给中国足球的进步增加了阻力。 中国足协曾经先后多次制定发展规划,希望将青训体系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但是收效甚微。2015年末,中国足协专门成立青训办公室,推出“青训计划”,然而到2016年,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

有专家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培养足球人才的思路出了问题——我们培养更多关注的似乎是“有没有”人才,而不是“能不能”培养出人才来。这种思维导致我们在选拔青少年球员的时候往往只关注那些已经显露天赋的“有球才”,而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寻找“有潜质”的少年身上,再加以科学的培养方式,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实力。当然,能够成为“有球才”自然是最好不过,可如果一开始找不到那么多“有球才”,那就应该退而求其次去寻找更多的“有潜质”的孩子,先把基数做大,然后才有可能去筛选和打磨。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做的反而是后者,即先挑“有球才”,然后在有限的资源里去努力提高他们的水平。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自明的。

楚伟贤楚伟贤优质答主

1。训练理念的原因,大家最熟悉的还是在于留洋的武磊,他曾不止一次的谈到中国的青训,和欧洲的青训存在的差距,最大的一个地方就是在“无球跑位”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试想下没有无球跑位,那也就意味着没有了跑位接球射门等等一系列非常基础的进攻思路。

2。体制的限制,首先我们有应试教育的束缚,踢球的优先级必然会更低,这也就注定了想要成为球星的难度变得更大,同时,我们的足球体系对于球员的管理非常的严格,甚至可以说是限制性。以张玉宁的例子说明,他16岁就去了国外,但是只要国家队一召唤,不论什么情况都是必须回国,这也就注定了他在国外的发展没有保障性。

3。职业比赛的限制,像中国球员如果想要在本国联赛中发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只有中超,中甲等等,而像国外很多国家,他们的足球职业联赛是连贯性的,比如你在美国发展,如果觉得不满足于大联盟的话,你完全可以效力德甲,英冠,西甲乃至五大联赛。这就是一种更加广阔的天地,它在时刻鞭挞你不断进步,你有上升的空间,有竞争的资本。而在中国你踢了中超,你还想再向上走一步,没有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