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率多少?
2015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4986亿元,按GDP的比重计算,中国的消费率是67% 2016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2677亿元,比2015年增长10.3%,按 GDP 的比重计算,中国的消费率是67.6% 2017年上半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897亿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10.5%,占GDP的比重为63.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稳步上升,而消费率基本上维持在67%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率还是偏低。
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
一是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且人口结构中老龄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根据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3.26%,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到2015年的时候,这个比例超过了12%,而到2017年底,已经逼近13%。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储蓄率提高。 根据国际通行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时,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即进入老龄化阶段。我国自2000年起,老年人口比例首次超过10%,随后持续上升并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截至2015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19个老龄化水平已经超过14%,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人口出生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需求角度来看,老年人属于低消费群体,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消费倾向反而趋于下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消费率可能很难有较大的提升。
二是 国内收入分配失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从而影响了消费的增速。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基尼系数大于0.4,就说明这个国家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均问题。在我国,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一直居高不下,并在2011年和2013年分别攀升至0.474和0.478;而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则更高,一直在0.5左右震荡。收入分配的不均,势必会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是 过低的利率政策降低了社会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支出预期。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利率长期停留在低位,只有2.7%。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形势越来越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货币供应充足。为了鼓励消费、刺激内需,国家多次降低利率,2015年5年期存款利率仅为2.75%,1年期的更是只有2.75%。极低利率的环境,会促使消费者将本该用于消费的资金转而存入银行,降低消费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