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加点代表什么生肖?
《汉书·枚乘传》记载了一个典故,说西汉著名文学家枚乘在投到梁孝王门下时,有一次写了很长的文章献给梁孝王,梁孝王看后大喜,连声赞叹“妙极!妙极!”但仔细一看,全文无一字改动,于是便对枚乘说道:“此文可免删改而传之后世吗?”枚乘回答说:“这正表明臣写文章诚惶诚恐、谨遵教诲的样子啊!” 这里所谓的“妙极”和汉代文人推崇的“意婉转”的风格有关;而所谓“字字皆宝”,其实就是说明作者写作时的谨严态度——每一个字都慎重地考虑过,所以才会如此珍贵。 这种写作方法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的我们,面对电脑屏幕,一挥而就,修改则敲几下键盘即可;但这样形成的文字,真的达到了“字字皆宝”的程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古人之所以认为“字字皆宝”是谦虚的说法,是因为他们相信文字的形成是深思熟虑的过程。而我们现在过于依赖工具,反而使得自己忽视了思考这一最重要的环节。
要想让自己笔下的文字“字字皆宝”,就得像古人们一样,在动笔前好好谋划一下。具体怎么做呢?我给大家三点建议。
1. 多读好书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如果我们能多读一些修改过的作品,那么在我们自己的创作中自然就能有所借鉴了。至于该读哪些作品,我想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都可以列入其中。但我今天想重点推荐的,则是明朝才子唐伯虎所作的《唐伯虎全集》。这本书集诗歌、散文、小说与一身,而且绝大部分作品都有他亲手制作的校正本。
比如他的名作《桃花庵歌》,最早的名字叫作《题桃花坞》,而最早的句子是这样的: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沙宽。” 后来,他把此诗抄给了好友沈周,请对方指正。沈周看过之后,把诗句抹去,改为现在的标题,并写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有了这么好的范本,你还怕自己的文章不好吗? 2. 多思多想 多想想,对于你的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章,才会让你下笔从容不迫。你想想,如果你脑海中已经有很多条思路了,那还愁找不到最佳的那条吗? 在你动笔之前,最好先想好下面几个问题:我要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怎么写的更深刻?怎么写的结构更好?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更好?…… 想明白这些问题,文章的架构基本上就形成了。
3. 多读多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如果你的文字经过多次锤炼,肯定会更加出彩。你在动笔后,千万不要觉得大功告成,随便弄个打印稿发给老师或者编辑就可以交差了——你应该认真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第一,文章的主题是否有加深或者拓展的空间?有的话,该怎么处理? 第二,文中是否存在废话,应该剔除? 第三,每个段落之间是否需要调整? 第四,句子的顺序是不是最需要调整的? 第五,开篇结尾要不要修改? …… 只要多读多改,你的文章肯定能够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