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在五行属什么?
这个“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一种系统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塔罗占卜。它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世界结构及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五种基本形态。这种学说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五类基本物质以及由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用图表表示出来: 而“相”的含义则是“帮助”的意思;“克”则是在一定情况下,某一种元素会对另一种产生限制作用或伤害作用。
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汉字可以包含如此深奥的哲理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背景——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末年到汉初,我国有诸子百家的著作共300多家。但到西汉末年,只剩下10家了,这就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后起儒家的小说家等十家。其中,以黄老之学为代表的老庄思想是顺应自然法则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好了,这是五行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黄老之学的思想体系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并运用其来分析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与活动。从春秋时代以来,许多思想家和学者都在探讨宇宙的结构和各种事物的性质(如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他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并对其他学说进行反驳。因此出现了很多派别,其中就包括以“阴阳”“五行”“八卦”为理论基础的“易术”。 “阴阳”二字最早见于《周易》卦爻辞之中,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系辞上》)即指万事万物都具有相反的两种属性,而且这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构成了整个世界的基本矛盾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的本质又是通过“阴阳”相互转化来实现的"(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245页)也就是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
“五行”也是源自于《易经》中的哲学思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水)可以使多阴之气(水)变成泉水涌出。 水生木:因为太阴之气(水)可以生少阴之气(木)。 木生火:因为少阳之气(木)可以生太阴之气(火)。 火生土:因为太阳之气(火)可以生少阳之气(土)。 土生金:因为阳明之气(土)可以生太阳之气(金)。 再来看上面的图,根据下图可以看到每两个元素都是互相支持的。例如火生土,因为火能融化金属,所以它是属于火的;又比如金生水,是因为金属里面含有水分,所以它也是属于水的....以此类推。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个元素的归属啦! 当然除了这张图之外还有一种更形象的解释方式就是:将它们看作是一个个圆圈,然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滚动起来即可~ 由此可知,五行实际上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哦~ 所以你瞧,一个小小的汉字背后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和道理,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很神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