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川江小学怎么样?
我是1976年在川江村小学毕业的,当时是5个年级4个班,学生大概200人左右。 老师的水平都很高(相对于现在),我们班的语文李桂贤老师,数学赵玉芳老师,英语孙家利老师,音乐刘淑云老师,体育于大奎老师都很有造诣。尤其是李老师,她的文学素养之高让我们至今难以忘怀。她给我们上作文课、图画课,也指导我们排演话剧。她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在学校举行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落后,除了一间教室有电扇外,其他全是土暖气。每个班级都没有卫生工具和厕所,要上厕所得走到教学楼后面的公共厕所。夏天蚊虫特别多,厕所里更是恶臭难闻。学校没有食堂,中午大家在教室吃自带的饭。教室后有两扇窗户,用报纸糊了糊,上面用木板支撑着,以挡住外面的视线。
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后会安排学生上山捡塑料瓶,每捡到一瓶会有奖励。这个副业成了大家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因为不仅可以挣钱(买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品)还可以顺便到山里摘野果或抓知了。记得有一次我捡得最多,主任给了我两块钱,那可是我一周的生活费啊!我高兴极了。
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大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我们每天都做课后练习题,每周都有周考试,每月都有月考试,这些考试成绩都会记入学生档案,作为升初中升学班的依据。由于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城里孩子,他们基础好,有的还参加过各种兴趣班,所以在各类考试中常常能取得好成绩,这让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很不服气,于是大家每天下课时间争抢着问题目。
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少先队队史》,牢记入队誓词。每年的六一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我们会表演节目,还会发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