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有没有润月?
农历的闰月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一种“置闰”方法,它以朔望月(指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平均约为30天)为基本计时单位,每隔两年或者三年加上一个闰月来调整农历和公历之间的关系。 按照农历理论,每19个年份里应该会有7个闰年,每个闰年里应该有2个闰月;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是7个而不是6个或8个呢?因为我国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为一个周期,而一年又可分为四季,每一个季节为三个月,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此每个月被分为两节:上节为“初”或“上弦”,下节为“中”或“满”。
在农历中,一个月里的“上弦”和“满”之间的间隔时间基本上是一个月光周期,即29.53天。然而这样算下来一年的天数应该是354天左右。这比阳历年的天数多了近11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置了闰月——在19年里多加上7个月,使全年天数和阳历年相差不过几天。
而在21世纪,这种设置闰月的办法会带来一些小麻烦。这是因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每年的日照时长逐渐增加。根据目前的世界气象组织资料,21世纪的年均日照时数比1960年至1990年间增加了约2%。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中电子设备的普遍应用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使人出现“时差”,从而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许多国家开始采用“灵活闰周”的办法。所谓“灵活闰周”就是在传统闰月的基础上加设附加闰日或附加闰周的制度。也就是说如果当年出现闰月,那么正月就可能有30天和29天的差异,而全年可能就有383天或者38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