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的副作用有哪些?
1、消化系统的反应 化疗药物有抑制骨髓造血,影响正常细胞增殖的能力,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因此消化道反应为化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轻者出现食欲减退,重者发生恶心、呕吐(可以呈喷射状),腹泻,便秘等,另外也会出现腹胀、肠梗阻的表现。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适当给予多酶片,肠道益生菌制剂如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调节胃肠功能。对于恶心、呕吐剧烈不能进食的重症患者,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一般症状可于化疗结束后2-3天逐渐缓解。
2、血液系统反应 很多化疗药物都有抑制骨髓造血的功能,因此可以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通常表现为疲劳、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或牙龈、鼻出血等情况。对此类不良反应,可以对症予以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的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
3、皮肤反应 由于化疗药物有可能引起毛囊破坏,导致脱发现象,同时也会有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皮疹情况的发生。此时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抓破感染;注意避免日光直射,以免引起皮肤萎缩、色素沉着。出现皮疹者可外涂皮炎平软膏,一旦出现水疱及破溃,应及时就诊处理。
4、神经系统的反应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情况,这些可能与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刺激、骨髓抑制以及环境改变的影响有关。出现此类情况,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等药物治疗,必要时给予输血、白蛋白注射等支持治疗。
5、循环功能的改变 有些化疗药可能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因此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
6、其他方面 还有些患者在化疗中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低热,一般不会超过38℃。这是由于化疗药物刺激机体产生的正常反应,只要及时给予退高热治疗措施即可。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的紊乱,比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的感染,也应该引起重视。 除了上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之外,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不适,比如轻度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斑丘疹,荨麻疹等等,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调整饮食结构、生活规律,去除可疑病因之后,大部分患者能够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