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为什么打不过老人?
发球抢攻,这个技术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个发球要自己多思考,什么时机,用什么技术,能不能抢攻成功。如果能成功一次,那么对方就会被动防守,然后找机会进攻;如果不能完成抢攻,那就让对方进入了自己的节奏(就是对方会下意识的防着自己的弱点),后面就会难打很多。
基本功很重要,比如发球,正反手都要熟,可以都试试,看哪种能最有效得手。还有上台步法,一定要多练,熟能生巧么。还有上旋球,下旋球,前冲后插等等,这些都需要练习。
技术动作需要多思考,什么样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技术去打,而不是凭着感觉去打,或者说看着别人怎么打得去模仿,这样的效果很差。要了解自己的技术动作,看看哪里是可以修改的,哪里是需要加强的。
多想想,多思考,不要一味地去重复性练习,这样进步会很缓慢。 多想想,多思考,不要一味地去重复性的练习,这样进步会很缓慢。 多想想多思考,不要一味地去重复性地练习,这样进步会很慢。
一、心态不成熟
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打起球来难免想证明自己,总想以最少的回合,最干脆利落的手段解决战斗,一旦久攻不下,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马上产生,越着急动作变的越扭曲,导致更加简单不出球,心态更加扭曲,陷入恶性循环。
心态急躁的另一个表现是,上来就拼前三板,杀红眼了直接上台面,不计后果,直接奔输球去的。
正确的做法是摆正心态,将过程中的每一板球都当成第一个球,从零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板球,稳扎稳打,不急不躁,以战养战,在僵持中找到机会,等待一击致命。
二、准备活动不充分
年轻人平时运动量大,身体素质好,平时打的也是快节奏,所以,直接上场和大爷大妈们拼多板数有点浪费。一上来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不够兴奋,动作不够流畅,大脑和身体配合不一致,一上来就使出全身力气打长球,往往有心无力。
正确的做法是,一上场就用小力量找找感觉,活动活动身体,待身体活动开之后加速加力,控制落点,把大爷大妈调动起来,让他们先出汗,然后再看准机会一板打死。
三、套路太简单
年轻人接发球一般比较有特点,有的只会拧,有的只会推挡,有的只会摆短,套路简单,变化少,而大爷大妈长期打内战,水平是五五开,互相都非常熟悉,尤其是遇到一个打法风格和自己类似的对手,在前三板的对抗中比较吃亏,往往是赢一局输一局的打个1:1。
正确的做法是,改变自己的舒适区,接发球不要只用习惯性打法,在接发球中增加上旋,增加摆短借上旋等变化,用平时用不上的技术去打乱对手节奏,同时也要增加自己的落点变化,力求多板数之后寻找获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