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手如何拧拉下弦球?
首先,要纠正题主的一个错误看法——拧拉是一种攻击技术,而不是防守技术。 所谓的“反手的拧拉”也不表示这项技术只能在反手位使用;更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以右手为例,当来球弧线较低(相对左侧发力来说)、且较为贴近身体时,左手快速有力扣住球拍,同时右脚蹬地,身体向右转,使右手有一个向前的动量。在右手抽击的瞬间,身体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
以上只是对动作原则的解释,可能不够直观。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标准的正手和反手的示范视频。 这些视频中,第一个是标准正手上旋发球,第二个是正手中路直线发球,第三个是正手高抛发球,最后一个则是标准的反手拧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详细介绍这四个视频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然后自己分析一下每个视频的优缺点。
通过对比正反手的动作,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几点区别:第一,反手动作的幅度一般较小;第二,反手动作速度一般较快;第三,反手多用侧身站位并带动下肢大幅度移动。 这三点也是决定一项技术是否优秀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决定了技术完成的效率与效果、技术的稳定性以及技术的多样性。所以,要想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就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多下工夫。
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讲,做到以上三点其实已经很完善了。但乒乓球这项运动还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心理素质。特别是在比赛中,越到紧张关头,心理作用往往发挥的决定性的作用。试想一下,在面对一个实力强悍的对手时,你的心理素质不够稳定,一上场就吓得腿发抖,这样的身体状况怎么能做好动作呢?更别提完成高质量的动做了。
所以,我在辅导学生时,除了教他们基本的动作要领之外,还会对他们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只有这两个方面都提高了,才能达成我所设定的目标——高水平的技术+稳定的心理素质=高质量的表现 最后附上几个教学视频链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进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