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在哪里?
看到题目,第一反应是杨浦大桥底下那块地……然而并不是 先解释一下这个“小”字 小上海的“小”,不是面积之小,而是相对之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海市区(黄浦、卢湾、静安、长宁、徐汇、普陀、闸北和杨浦8个区)1949年5月解放时,辖区面积627.3平方公里;到1995年初,辖境区域扩大到黄浦江以西以南地区,市区面积达到了1067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40年间,上海的城区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而上海全境的地区生产总值也在同期增加了近10倍! 那么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说小上海呢?
这是因为在建国初期到九十年代这几十年来,上海市区人口不断增长——从1950年的520万增加到1990年的810多万——而同时期全市的人口却是增长的更为迅速。据记载,上海市1949年时常住人口为500万人左右,而到了1995年则是1226万多人。相对于整个上海乃至大上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来说,市中心的区域发展空间明显不足,从而导致住房等资源紧缺。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上海郊区的浦东新区早在清末便是“东南一大都会”了。
1958年建立青浦工业园区后,浦东的经济实力逐渐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浦东的发展更是进入快车道,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迅猛增加,使得浦东新区的实力迅速跃居上海各区县之首。 到1995年时,上海浦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5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工业总产值则达到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而同时期上海中心城区的工业总产量仅比上年增长了0.5%!
正是由于远郊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让上海经济总量在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大城市病”的顽疾有所缓解。于是1990年以后,上海开始掀起了一场城市建设的新高潮。在这股浪潮中,拆旧城、建新城成了主旋律。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曾经的小上海——文庙街。这里原来是上海的老城厢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但由于房屋比较破旧,基础设施落后,再加上交通拥挤,所以这里一直都被称作“棚户区”和“贫民窟”。1993年到1995年间,政府对文庙街一带进行拆迁改造,并投资兴建大型商城、写字楼和文化娱乐设施等,从而一举改变了这一地区的面貌。
除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之外,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是控制城市人口增速的一大关键因素。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居民生育孩子不用上班也不用操心养老,所以在那个年代人们普遍都生得比较多。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人们的生育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生育水平也开始呈下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