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月圆房好?
从农历角度看, 农历初七、十八、廿七最好,这3天是月盈最大最亮的时期; 从公历角度看, 每月的14日、23日左右是最好的两天,这是因为在这两天地球接近太阳,因此月亮的光线能够直接照射到地球上,而其他时间则需要经过大气层折射后才能到达(也就是说14和23日在白天看月亮也是亮的)。在农历十四前后几天内,因为月球距离地球最近,所以它同地球之间的潮汐力也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海平面最高的时候。
当然,对于“最佳赏月期”这个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例如有的科学家认为应该选择在农历初五至初六或者二十日至月底期间入射的月光能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时候去观赏;也有的人认为每个月的初三和十四都是最佳的赏月日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种矛盾的观点呢?原因就在于人们观测到的月亮只是它被大气层遮挡了的部分。由于大气层的复杂结构,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对月亮的反射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没有先进仪器的情况下只能凭肉眼感知天气变化造成的差异。直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器后,人们才知道,原来那一个月圆之夜我们都能看见的月光,其实只有2%能被地球大气层外泄。而在月圆之前或之后几天,随着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有些年份甚至看不到这些亮晶晶的“月光”。
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最佳赏月时段”的新观点——在农历十六和十七时,选择黎明和傍晚时分,用望远镜观看刚刚升起的月亮侧面,可以看到皎洁明亮的满月慢慢升上天空的过程。然而对于生活在中国内陆的人来说,这个时间点正是凌晨或是傍晚,此时赏月似乎并不合适…… 看到这里你或许已经明白了,对于“最佳赏月时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难以精确回答的伪命题。之所以这么说了,是因为无论我说哪个时间最好,都是在假设“所有条件都恰好一样”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适合所有人”其实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时间的话,我个人倾向于农历十月十五和十六的黄昏和清晨,这时月亮的运行角度比正圆时要偏斜得不多,且没有太阳升起落下时的阴影干扰,应该是一个影像较为清晰的阶段。但这时候已经是农历月末,离满月已不足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