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哪些生肖?
正一道的宗教身份在明朝以后一直是比较暧昧的,它不像佛教有佛教祖庭(少林)和佛教全国性的领袖(住持),也不像天主教、基督教有全球性教会作为依托。由于没有这些外在的约束和固定的形式,正一道的发展可以说是千差百异、无孔不入的,因此我们大致上可以将正一道的信仰者称为“道士”(用现代的话来说,这种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道派就是“民间信仰团体”);将信仰正一的佛教徒称呼为“正一派僧侣”或简称“正派和尚”。 就“十二地支神”而言,《史记·天官书》中已有记载,这应该也是道教吸收传统民俗的结果。
“卯日祭祀青龙”“辰日祭祀天牢”“巳日祭祀朱雀”“午日祭祀南离”“未日祭祀太常”“申日祭祀元武”“酉日祭祀太阴”“戌日祭祀勾陈”“亥日祭祀天冲”“子日祭祀太白”“丑日祭祀玄冥”“寅日祭祀天后”。 其中,“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勾陈”“天空”“太阴”“太阳”“水星”“木星”“火星”“土星”都是古中国天文中的概念,“卯”“午”“申”“亥”“子”“丑”“辰”“未”“酉”都是古中国计时用的地支。而“元武”“天后”“太白”“太阴”“勾陈”“天冲”“天马”都是道教特别赋予的神祇名号——即所谓的“斗姆尊神”(“北斗九皇大帝”与“中央黄极大圣后土皇帝”的合称)。不过这些神名和今天的十二生肖没什么关系。 另外,道教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所以人在中间,只有刚柔并济、阴阳协调才能保持生命之树的常青。道教特别讲究“承阴”与“秉阳”,这就是说我们要向上尊崇、敬畏那些从阴间上来掌管生死的神仙(如酆都大帝、东岳大帝等)也要向下亲近那创造宇宙万物的“天地万物父”(即先农)及维持人间生活的“南北二斗”,还有那管领人间善恶的“五方五帝”等等。 所以,道教是阴阳全包的宗教。
生肖,又叫属相,在道教中是十二元辰大将军。
十二元辰,道教指以天干配属十二地支的十二位星宿神统称。元辰也叫元神,是人的福寿星君,所以,人的本命元神不能犯,犯之则有损福寿。道教有专祭十二元辰大将军的宫庙,在民间则有“本命元辰”之说。“辰”在十二生肖纪年法中为地支,与天干相配而以纪年,并被用来纪月、纪日和纪时。道教吸收其用,在用干支表示时日来指称人体内五脏六腑精气神的流运外,又视十二地支为天罡,而称其所配属的十二天干为“元辰”。
在《道教之音》论坛中,有坛友根据十二生肖纪年法的纪月之说,和道教所称十二地支配属十二星宿之说,推导出十二元辰大将军就是十二生肖之神。从十二元辰将军各自的执掌来看,也确实与十二生肖属相的本命星君之说法相符。
一、子鼠
王将军,专管于亥卯未子月人命,执掌癸水。癸水之气,乃阴中至柔之水,渊涵深,不妄动。能涵育万物,而不以凶恶凌人,故为本命元神。
二、丑牛
陈将军,专管于子午卯酉月人命,执掌癸土。癸土之气,乃阴中柔土,为十干专精,可以制化阳刚,消融凶煞,乃本身福气星使。
三、寅虎
张将军,专管于寅卯辰申月人命,执掌甲木。甲木乃是坚刚直立之木为元帅之木。坚者不动,则有拱护周旋之能。刚者不拔,则有挫锐解纷之用。故甲木坚刚不拔之气旺相,可以制化万事,乃本命福寿元神。
四、卯兔
黄将军,专管于寅卯戌午月人命,执掌乙木。乙木者,南方之木也。南方生长,木性舒散,敷布畅茂,所以有和柔之质。舒散敷布也,故有伸展之能,和柔畅茂也,故有通和之用。通和则凶煞不侵,伸展则福气来至,所以为本身福寿元神。
五、辰龙
朱将军,专管于午酉申子月人命,执掌乙土。乙木之气,乃阴中之土。木能制金,土气相资,故乙土为福寿元神。
六、巳蛇
朱将军,专管于辰巳酉戌月人命,执掌丙火。丙火纯阳,为离宫真乙之水,能镇世除凶,大消魔疠,乃福寿所关。丙火为阳中至阳之火,其性直立,不畏刚严,最能镇世驱邪,禳禳解难,为本身福寿元神。